海上日报(1899)

Hai shang ri bao (1899)

Format
Journal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Created
  • Shanghai : Hai shang bao guan, 1899.
  • 上海 : 海上报馆, 1899.
Description
1 online resource

Details

Frequency
Daily
Notes
晚清上海综合小报之一。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2月创刊于上海,停刊日期及原因不详,由于该报发行时间较早等原因,馆藏的仅有1899年5月13号一期。该报由英国商人创办,由海上报馆负责出版发行,馆址设于上海英租界四马路一家春对门东华里。日刊,板式为三张六版,报头位于第一版顶部正中央位置,横向书写;报头两侧为该报的外阜售报处地址以及广告刊例,报头下方为该报的报馆地址、定价刊例以及报刊期号等信息。该报每份售价最初为六文,外埠寄售需要酌情增加邮费,后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五月十三日涨价为七文,并在该日第一版中的"涨价通知"中明确告知读者以及其涨价原因。该报每日会向读者赠送中西画报,这些画报聘请了吴中画师进行精细绘画,采用照相、石印西法等方法而成,所采用的纸张,纸张洁白细腻,笔墨精良,深受读者喜爱,也正因为如此,每日不间断的赠刊致使所发行的报刊成本较高,这也成为它涨价的原因之一。但也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成为他销路广开,维持读者群体的有效方法之一,赠送刊物这一营销方法之后也被其他报刊所纷纷效仿。《海上日报》国内售报处地址大约有十余处,广泛分布在北京、天津、江西、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各个省份的省会或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不难看出该报销路范围甚广,广受读者青睐。该报发行时间可以说是报刊业刚刚起步时期,板式大多效仿西方报刊,每日发行对开三大张,同后期发展较为完善的小报相比,该报六个版面并没有明显板块划分,不同类型的新闻、文章都杂糅在一起,阅读起来有些许困难。作为一份综合性小报,《海上日报》主要刊载一些国内、国外新闻,主要是社会类、军事类、政治类新闻,但没有明确的政治偏向;除此之外,该报还刊载有一些文艺性质的文章、如游记,笔记等。《海上日报》共六个版面,第一版主要为该报各种告白、通知、招聘启事以及少量的商业广告;除此之外,该版还刊载了几篇较大篇幅的章,例如在《客述旅非洲华人近况》(1899年5月13日第一版)一文中,就详细的介绍了由朝廷公费派遣出使非洲的青年在非洲的生活情况、所见所闻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反映出当时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朝廷开始有意的关注外部世界,并且主动的去了解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这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进步,但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仍然难免会表现来中国所固有的"天朝上国"骄傲姿态。第二版、三版主要刊载各类新闻,以国内政治、社会、经济类新闻为主,偶尔还会刊载光绪皇帝的身体健康情况等,这在当时的众多小报中是难得一见的。该报刊载的新闻不只局限于国内,还将聚焦于国外发生的大小事件上。但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杂糅在一起,没有栏目进行区分,但每篇新闻都会配上三四字的标题,新闻条目数量较多,因此,该报新闻内的篇目就显得十分的短小精悍,字数大多控制在百字以内。第四、五版以及第六版主要为该报报的广告版面,广告类型主要为药房、饭店等商业广告、行会招聘、会员招聘等社会类广告、书局、报社等文化类广告,且大部分以文字形式展现。在第六版底部,设置有固定栏目,记载每日股票涨幅情形,条目清晰秘密;除此之外,还简明概要的刊载当时交易、交通、投机等消息,并对当时国内外的金融市场、投机活动、各类产品价格涨幅都刊载有详文介绍,进行较为专业的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意见。《海上日报》作为晚清时期由英国商人主持发行的一份综合性小报,从它的报刊风格、版面设计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西方报刊气息,虽然其现存量非常少,但是从其仅存的一号报纸中不难看出,《海上日报》并没有一味的禁锢在西方固有的模式中,它在吸收借鉴了许多国外刊物发行模式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小的创新与改进,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也正是如此,《海上日报》可以再众多的小报中脱颖而出,获得众多读者的喜爱。《海上日报》中大量新闻报道、以及内阁奉旨誊抄的文章都是我们研究这一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时代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
Other title(s)
  • Tabloids (1897-1949)
  • Zhongguo jin dai zhong wen bao zhi quan wen shu ju ku. xiao bao (1897-1949)
  • 中国近代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 小报 (1897-1949)
Statement on language in descrip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Library aims to describe library materials in a manner that is respectful to the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who create, use, and are represented in the collections we manage. Read more...
Other views
Staff view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